中国聚焦:第三代杂交水稻获得高产
2020年11月2日,在中国中部湖南省衡南县的一个实验示范场,通过视频链接在屏幕上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开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团队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的一项试验中获得了每亩911.7公斤(约667平方米)的产量。(新华社/陈泽国)新华社长沙,11月2日,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研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在一个试验中获得了每亩911.7公斤(约667平方米)的产量。中国中部的湖南省。周一宣布产量后,袁说:“如果重量超过880公斤,我会感到非常高兴。现在,重量超过900公斤,我感到非常高兴。”加上横南县青竹村的同一季,水稻早年产量为619.06公斤,每亩每年的产量为1,530.76公斤。产量相当于每公顷22.96吨。去年,同样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三友一号”在同一块地上单作产量为每亩1,046.3公斤。湖南是中国主要的大米生产国,农民在这里种植双季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主持人李新奇说:“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杂交水稻具有高产,抗病,抗寒和抗倒伏的优势。”项目。李说,今年的双季稻高产是在低温和日光照射时间较短的不利条件下实现的。衡南县农业和农村事务局农艺师李秋生说,根据气象数据,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今年记录的有效日照时数为43.85,而去年为187.8。李肇星说:“没有特别选择该村进行新一代杂交水稻的测试。此外,该水稻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顾,与普通农民的正常耕作没有太大区别。”在类似条件下,当地双季稻的平均产量为每亩700公斤至800公斤,而新杂交稻超过每亩1,500公斤。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专家李建武说,从过去的播种到收获,专家组仅两次访问了试验田。他说:“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最大特点是,它充分发挥了杂交的优势。其自身的生命力可以帮助节省农民的成本和劳动力。”现在,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耕地不到世界的9%。袁先生在1970年代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在过去的几年中,杂交水稻产量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袁的团队仍在研究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并进行简化水稻的研究,以期高产,少用化肥。袁说,他希望确保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具有“综合实力,以更高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中国水稻生产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端粒
上一篇:格鲁吉亚议会选举进入决赛 下一篇:印度两轮车公司报告,由于节日需求,十月份的销售强劲增长